• 首页
  • 网上配资开户
  • 网上配资官网
  • 网上配资APP
  • 网上配资开户 你的位置:网上配资开户_网上配资官网_网上配资APP > 网上配资开户 > 杠杆手续费 投研笔记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保姆级教程】
    杠杆手续费 投研笔记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保姆级教程】
    发布日期:2025-04-14 22:38    点击次数:170

    杠杆手续费 投研笔记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保姆级教程】

    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有这样一个表格,“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往往令投资者很费解,不知道这个表有什么意义,也不知道通过这个表能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同样的对于编制这个张表的审计师,也往往停留在把数据怼平就万事大吉,也无暇了解数据背后代表的意义。这篇文章就从这张表的编制过程,来学习了解一下这账表背后所包含的信息。

    1、“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格样式杠杆手续费

    图片杠杆手续费

    正如这个表的表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这张表就是表达了,从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经过一系列事项调整,得到“所得税费用”的过程。

    下面,我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容易理解的逻辑来拆解这张表,相信你读完这篇文章,一定会对这张表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在实操中需要编制这张表的小伙伴也能有所启发。

    2、投资者能从表中获取的有价值信息

    1、通过适用税率判断母子公司技术分布:表中“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即为母公司适用税率。一般上市公司母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该税率为15%;如果为25%,则说明母公司不是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在子公司。上面案例的这张表计算得出母公司税率为25%(52908289.74/211633158.98),我们可以知道这家公司母公司不是高新技术企业,母公司没有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分布在下属子公司。

    2、子公司的盈利能力:通过“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金额大小和正负,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1)如果母公司税率为25%,“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金额为负数:首先判断出子公司中存在15%或其他低税率的企业;其次该调整金额绝对值越大,则说明15%税率子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2)如果母公司税率为25%,“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金额为正数:那么可以判断出子公司多为亏损;并且该调整金额越大,则说明15%税率子公司亏损越多;

    (3)如果母公司税率为15%,且“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金额为正数:那么可以判断出子公司多为亏损;并且该调整金额越大,则说明15%税率子公司亏损越多;

    (4)如果母公司税率为15%,且“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金额为负数:那么可以判断出子公司多为盈利;并且该调整金额越大,则说明15%税率子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有兴趣的可以看下以上四点推论的具体推算过程:

    图片

    3、年度内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这一点是需要投资者特别注意的!我们要知道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代表了企业对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确认递延所得税说明企业对未来盈利充满了信心,但如果该表中“年度内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有数据,说明本年企业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也就说明企业对未来经营是没有足够信心的,那作为投资者投资一家连企业自己对未来都没有信心的企业时,要打起十二分的注意了。

    好了,作为投资者看到这里可以打住了,作为编制者我们继续拆解旅程。

    3、这张表的逻辑

    首先,我们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说起。

    我们知道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期所得税,一部分是递延所得税费用,还有一部分是以前年度在本期汇算清缴补缴的所得税。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①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以前期间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就是当期应向税局缴纳的所得税费用,这部分是税局管辖的范畴,这个金额每年企业做所得税汇算清缴,每年的5月31日前向税局完成清缴,就像我们每个人每年向税局申报个人所得税是一样的。递延所得税费用:这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来的一个费用,这个所得税费用税局就不管了,是纯粹的会计核算概念。他的依据是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该准则完全摒弃了以前的应付税款法,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简单来说就是这笔所得税虽然现在税局没要求,但是预计未来会要求交或退,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就应该在报表中记起来,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费用。好了,这一步理解上应该没什么压力。那接下来为了得到所得税费用,我们一般的计算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先计算所得税费用,再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就得到了我们要的结果。这个逻辑也是会计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过程。其次,我们再分别计算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②当期所得税=(利润总额+调整事项)×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非税收入+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金额-研发加计扣除-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设备、器具税前一次性列支本期计提折旧金额)×所得税税率③递延所得税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所得税税率+(设备、器具税前一次性列支本期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特别注意:如果本期有亏损,并且亏损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费用,那么需要从递延所得税费用中扣减)好了,算到这里所得税费用就已经计算完成了。这时有同学会说了,这也和“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不一样啊。别着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拆解。我们把上面的公式①、公式②、公式③列成表格形式,就变成如下形式:

    图片

    提示:(1)如果企业亏损那么第⑬项当期所得税费用应为0,但为了遵从这表的计算逻辑还是列为负数;(2)同时我们注意到当企业亏损时“本期可抵扣亏损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与“当期所得税费用”金额是一样的;(3)第⑲项为了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完整性,包含了本期可抵扣亏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同时我们在第㉑点予以了扣除,只有扣除了才不至于第⑬项与第⑰项重复。为了方便讲解,这个表只列示了常用的纳税调增、调减项和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项目。这张表格就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这张表的逻辑内核,“项目”这一列用用审计人员熟悉的项目来表示。下面我们把上表中“项目”这一列逐项来解释一下,真正清晰理解了“项目”这一列后,再根据“披露列报项目”简单合并就得到最终披露的样式了。

    4、“项目”逐项解释

    ①利润总额:不用多说,这是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起点。无论利润总额是正数,还是负数这里就是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

    ②法定/适用税率:对于单体公司就是公司的适用税率一般企业为25%,高新技术企业为15%;对于需要母子公司合并的公司呢,这里的适用税率是母公司的适用税率,母公司适用税率是15%就是15%,母公司适用税率是25%就是25%。

    ③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就是①×②。有同学会说了,利润总额如果是负数这里是列0,还是依然①×②,列负数所得税费用?先说答案:依然是①×②,依然列负数所得税费用。后面我们会讲为什么即使利润总额是负数这里也要列负数所得税费用。这里暂且不表。

    ④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提到到子公司,就涉及到母公司,也就涉及到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适用税率的差异。文章的后面我们单独来讲存在子公司,也就是合并项目如何来快速编制“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

    ⑤-⑫项是计算当期所得税常见的调整项目,对这些项目下面在解释时,我会着重讲一下他们所对应的披露列报项目。

    ⑤不征税收入的影响(调整金额乘税率):不征税收入为纳税调减项,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从利润总额中扣减,对应的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非应税收入的影响”。

    ⑥分红产生投资收益的影响:我们知道一般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所以这里也是纳税调减项。对应的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非应税收入的影响”。

    ⑦业务招待费支出的影响:纳税调减项。对应的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这不可抵扣属于永久性差异,这和信用减值损失等暂时性差异不同。

    ⑧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的影响:同样是属于永久性差异,纳税调减项。对应的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

    ⑨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资产减值损失属于会计抵减范畴,企业所得税法以实际发生为准,所以资产减值损失从性质上只属于减值准备,非实际发生因此不可税前抵扣。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没有项目与该影响对应,我们暂记为“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此处与⑭资产减值损失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正负正好相抵,所以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没有项目与该影响对应。也正因为这一类正负相抵的减少,所以才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存在逻辑空缺,较难理解。

    ⑩信用减值损失的影响:同⑨。

    ⑪资产折旧、摊销的影响:在实务中有关于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调整有多种,我们就举一个比较常见的:设备、器具税前一次性列支。购买当年税局允许一次性抵扣,会计处理上按一定年限折旧,因此需要在折旧年限内做纳税调增。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没有项目与该影响对应,我们暂记为“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此处与⑯资产折旧、摊销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正负正好相抵,所以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没有项目与该影响对应。

    ⑫研发加计扣除的影响:对应的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⑬当期所得税费用:经过以上③-⑫的纳税调整后就得到了当期所得税费用。相信也将“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以下这三项计算过程讲清楚了。

    图片

    讲清楚了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计算过程。我们再继续讲递延所得税费用。

    ⑭资产减值损失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前面第⑨点,我们讲到了第⑨点和第⑭点正负抵消了。这里我们进一步解释一下,为什么第⑨点和第⑭点正负抵消:例如当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万元,纳税调整时做纳税调增,调增则增加应税所得税费用10*25%=2.5万元;当期计提的这1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10*25%=2.5万元,也就是所得税费用-2.5万元。正负2.5万元正好相抵。

    ⑮信用减值损失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与⑭相同。与第⑩点正负相抵。

    ⑯资产折旧、摊销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与第⑪点正负相抵。

    ⑰本期可抵扣亏损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并没有这一项,而是“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中没有“本期可抵扣亏损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这一项呢?其实也很简单,当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也就是本期存在可抵扣亏损时,第⑬点计算的当期所得税费用(负数)其实就是"本期可抵扣亏损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所以不需要再另外加本期可抵扣亏损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了。

    ⑱以前年度可抵扣亏损未确认在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就是以前年度的亏损在以前年度时盈利信心不够,不敢确认递延,在本期有了足够的盈利信心,而敢于确认递延了。

    ⑲递延所得税费用:就是由第⑭至⑱项合计得来。

    ⑳(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可抵扣亏损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上面我们讲过,之所以扣减本期可抵扣亏损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因为当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时,本期可抵扣亏损=本期应纳税所得额(负数),如果不扣减掉一个,就重复了。见下图的第⑬和⑰:

    图片

    ㉑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这一项指本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因为无法合理确定其转回期间可产生足够多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对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

    ㉒以前期间所得税费用: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属于以前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因为汇算清缴或其他因素在本期缴纳的所得税。

    接下来分别用实操中常见的三种情况来举例说明:

    5、举例一:公司盈利。

    A公司适用税率为15%;2024年度A公司利润总额10万元,不征税收入1万元,分红产生投资收益5万元,不可抵扣业务招待费4000元,税收滞纳金2000元,资产减值损失1万元,信用减值损失1000元,研发加计扣除3万元。且无以前年度可抵扣亏损。另:2023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1万元,折旧4年,假设无残值,并在购买当年税前一次性税前扣除。且在2023年末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则:

        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  10,000.00 

        2023年12月31日计税基础           0.00

        2023年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1,500.00 (10000*15%)

        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      7,500.00 

        2024年12月31日计税基础             0.00   

        2024年度当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375.00

    那么,对于2024年度的利润总额与所得税费用调整我们可以首先得到以下表格:

    图片

    几个注意点:

    (1)对于单体报表,因为本年盈利,所以第⑰本期可抵扣亏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0;

    (2)对于单体报表,同时第㉑项“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也为0。

    (3)但对于集团合并报表会存在虽然利润总额为正数,但第⑰本期可抵扣亏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不为0,第㉑项“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也不为0的情形。

    (4)第⑨至⑩项与第⑭至⑯项正负相抵。

    我们按照标准的模板,将上表变一下形,如下:

    图片

    与上表结果一致。

    6、举例二:公司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

    举例二,2024年度A公司利润总额-10万元,其他条件与例一相同。  

    我们会得到以下表:

    图片

    几个注意点:

    (1)该表格与例一表格差异,除了利润总额外,例二确认了本期可抵扣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2)本期可抵扣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本质上与第⑬项是一致的,也就是在表格中出现了重复,所以第⑳项予以了扣减其中一项。

    我们按照标准的模板,将上表变一下形,如下:

    图片

    用该表对比例一我们可以得知:

    (1)除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外,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都对该表格没有实质的影响,无论是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还是本期可抵扣亏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都通通不影响。

    7、举例三:公司亏损,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举例二,2024年度A公司利润总额-10万元,其他条件与例一相同。 但公司对未来盈利没有充分信心,本期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对这种情形,我们知道结论是所得税费用为0,那么我们会得到以下表:

    图片

    我们按照标准的模板,将上表变一下形,如下:

    图片

    根据以上两表我们可知,第㉑项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如果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的话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金额。

    8、总结

    1、披露版的“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并不是常规的计算逻辑,我们用常用所得税费用计算逻辑转换一下,逻辑就变得清晰了。

    2、“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应为正数,该调节项只应增加所得税费用。

    3、“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应为正数,该调节项只应增加所得税费用。

    4、报告附注里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会披露“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明细”的期初期末金额,期初期末差额乘以所得税税率之后,正数即对应“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负数则对应“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图片

    主笔/ 钱刀  编辑 / 投行说  版面 / 投行说这是投行说公众号的第40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网上配资开户_网上配资官网_网上配资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